大家小书系列之一:天道与人文,买来一年多来,最近细看,不胜钦佩。
气象学、物候学,研究的是什么?地球表面影响人类生存生活的天(风雨温湿)、地(经纬形貌)、生(草木虫鱼)的演化变迁及其与人(生活历史)的关系。现象直切历史场景和生活实际,表现为气候、水土、物种、风俗、典故等等。听作者娓娓道来,引经据典,奇思妙趣,兴致盎然。把科学写成了文学,举重若轻,深入浅出,真是天道演人文,人文化天道,大家入小书,小书出大家。
温度是一个大家熟视无睹的重要指标,而温度计是直到近代(十六七世纪)才有的指标量化工具。温度计很简单,却把日常自然中的这个暗能量显示了出来,有了定量的认识,进而能改造自然。定量的是哲学,定性的是科学。当温度体现为节侯变化时,则产生一连串的气象与物候上的影响,这本小书中的很多笔墨也正成了读者心里的温度计。时间计量方面,虽然很早就有了阴阳历,但一直在不断优化。“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气”,节气节候又往往受到地理(东西南北高低)的影响,体现为开花下种的地域和古今差异。时空一体,在相对论厘清本质前,气候现象早已给出无数提示了。
特别在古今气候变迁考中,把近5000年简括为四个时期:考古时期(-3000–1100),物候时期(-1100-1400),方志时期(1400-1900),仪器观测时期(1900-),通过大量古诗文,特别是咏物诗,揭示了古代气温波动情况,并与西方研究互相印证。17世纪中叶经历了寒冷期,让我能理解张岱“湖心亭看雪”里对杭州西湖的描写: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
作者丰富的古文学识,于我这样的古诗爱好者有着额外的收获。如: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,实为“黄沙直上白云间”之误;“风吹柳花满店香”、“杨花落尽子规啼”中的花实为絮;“宦情羁思共凄凄,春半如秋意转迷。山城过雨百花尽,榕叶满庭莺乱啼。”如何春半如秋等。
补:最近看苏力的大国宪制,引用到中国农耕与游牧之冲突在统计上呈现出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,寒冷期游牧南下,冲突加剧。我大致估算是400年一次: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线在-850、-450、-50、350、750、1150、1550,对西北边陲的威胁会早100年,对江南一线的冲击则要推迟100年。如三次衣冠南渡:311年永嘉之乱,755年安史之乱,1126年靖康之难。1449年土木堡之变是主动出击,1644年清军入关是彻底灭国,与三次衣冠南渡在100多年后灭国趋势相似。更早的,-770年烽火戏诸侯,犬戎灭西周,-476年春秋变战国,-100年前后卫青霍去病的攻伐等可能都与气候的变化相关。可谓:天时变引发地利变再引发人和变动。